落枕

落枕

概述:人们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由于某种原因突然头颈扭闪,肌肉无准备地强烈收缩或被牵拉,导致颈肌纤维或韧带等组织发生撕裂;也有在乘坐高速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急刹车而致颈椎快速前后摆动造成损伤;还有少数睡姿不当所致(俗称“落枕”)。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无相关资料。

病因

病因:由于头颈部急剧运动,造成肌肉、筋膜和韧带损伤所致。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受累的组织为肌肉或颈部筋膜和韧带组织等,肌肉多为斜方肌、提肩胛肌及胸锁乳突肌,在这些肌肉的起点、止点或肌腹部分纤维被撕裂受伤的组织肿胀、淤血、出血,刺激相应的神经末梢,产生局部疼痛,引起颈肌痉挛,并通过神经传导引起头部、背部,甚至同侧上肢的放射痛。少数严重的患者亦可有神经根的刺激症状。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大多表现为单侧,男性略多于女性。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轻者为针刺痛,重者如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疼痛主要在颈部,也可以模糊地放射至头、背和上肢。任何活动均可加重疼痛,以致转头时两肩亦随之转动。皮肤无任何损伤,查体可在斜方肌等受损肌肉处有明显压痛,范围广泛,有时压痛部位可多个,局部轻度肿胀,患者的头常偏于一侧,故又称“外伤性斜颈”。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

并发症

并发症:无相关资料。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少数患者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性前凸减小或变直,关节突间隙增宽等。

诊断

诊断:根据突然起病的病史,轻度的外伤史及局部体征,诊断可确定。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应注意与第1~2颈椎半脱位,颈椎结核相鉴别。

治疗

治疗:本病病程不长,一般经数天的休息即可自愈。但有少数患者症状严重,需给予治疗。方法有局部膏药外敷、理疗、针灸、推拿以及压痛点的醋酸氢化可的松局部封闭等。推拿时应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用强烈快速的旋转手法,以防加重损伤或造成颈椎脱位。也有用颈围做暂时性固定,亦可减轻症状。

预后

预后:预后良好。

预防

预防:无相关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